笔趣阁 > 抗战飞虎营 > 第三十一章 为了盟国

第三十一章 为了盟国

笔趣阁 www.bqg7.com,最快更新抗战飞虎营 !

    吉田伯爵拿到撤兵命令之后很是发了一通脾气,勤务兵事后证明,伯爵大人当时气得差点儿动刀子杀人。不过,作为处处以帝国利益为重的伯爵,吉田仍旧在当天就指挥部队撤出了战场。

    我军趁胜追击,收复了从齐齐哈尔到哈尔滨之间广大的县镇村庄,从而导致任来风在这场战役之后拥有了几乎相当于一省之地的大片根据地。

    在短短的一个月当中就能够解放这么大一片地区,这种效率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消息传开之后,军委会的奖励随之而来。就像派发糖果一样的勋章大派送铺天盖地洒了下来。

    凡是任来风麾下的将领,不管是否参加了这次齐齐哈尔战役,每个人都收获了一枚勋章。作为主将的任来风更是破天荒的获得了一枚国光勋章。光发勋章已经不足以表彰任来风及其部下所立的功绩,委员长更是给任来风所部军官每人晋升一级军衔。当然,任来风除外。

    任来风已经是二级上将了,再晋升,难道说他能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荣升一级上将吗?那不成玩笑了嘛!所以,给任来风麾下将领们升官,其实就算是给任来风最大的奖励了。

    像付二冲、顾大峰、黄天、姚文龙等主力师长一律升格成中将。侦查团长凌居正,居功至伟,同样升级成了中将。但他的职务发生了变化,军委会任命凌居正担任东北情报局长。那个超大编制的侦查团直接转变成了东北情报局。至于侦察部队,各师各旅都有专门的侦察营侦察连,并不会影响日常军事侦查工作。

    旅长不能升中将,但是享受了中将的待遇。炮兵旅长蔡高峰、骑兵旅长巴彦这两位虽然仍旧是少将,却按月拿到了中将才应该拿到的军饷。飞虎营长李云龙也混了个少将军衔。他大概是全**衔最高的营长了。

    对委员长如此大方,任来风自然是满意的。作为回报,任来风在刚刚光复的齐齐哈尔市政厅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面对全世界的记者,任总司令高度赞扬了蒋委员长率领全**民抗击日寇的丰功伟绩。表示,他正是在委员长的人格感召之下,才毅然决然的率领麾下英勇之师力克日寇、光复鹤城。

    第二天,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就上了世界各大主流媒体的封面,中央日报更是在首页封面上刊登了一副任来风的半身照。当然,作为主要事件,齐齐哈尔的新闻发布会内容也全文刊登到了该报之上。委员长的名字更是被提起达到了二十次之多。

    也因此,委员长再次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了时代的风云人物。

    任来风觉得,委员长既然给了他这么多的奖励,那么,他做一些事情当成回报也算是礼尚往来了。岂不知,委员长所求的又岂止是上个报纸杂志?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出风头,委员长当然乐意,但你要是觉得这些就能让委员长满足,那就把委员长想得太过于肤浅了。

    两天之后,任来风接到了军委会的密电。密电内容只有一个:要任来风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去奉天战俘营解救一批战俘!尤其是其中有两位要人物,一位是驻菲美军司令乔纳森。温莱特中将;一位是英军马来亚总司令阿瑟。珀西瓦尔中将。

    这两位将军在盟军中大名鼎鼎,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十分关注两位将军的安全。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利益,军委会要求任来风想什么办法也得把这俩人救出来。当然,如果能把战俘营关押的所有盟军官兵全救出来那就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行,那么,这两位将军也是一定要救的。

    救人,任来风当然不怕,不过救的是洋鬼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然,在抗日战争当中,美军对中国的帮助他肯定知道。同盟嘛,你们给我们提供武器、帮我们训练士兵、派出援华飞行队,我们帮你们拖住日军、缠住日军,让日军把子弹、炮弹都留在中国的土地上。

    不管怎么说,在反法西斯战争当中,中美两国是有共同利益的,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作为战友,把你们从战俘营里救出来也是咱的义务,谁让鬼子把这些大人物关到东北呢?但一点儿好处也不要,也不是任来风的作风。反正一切等把人救出来之后再说吧。

    任来风决定救人。这件事主要还是交给愣怔去办。愣怔现在是情报局长,打探情报、搞个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正式在他的职责范围以内,愣怔义不容辞。

    把任务交代给愣怔之后,任来风有提了个要求:他也要去奉天参与救人。

    “啊?老大,你不是说着玩儿的吧?”愣怔的嘴差点儿没咧到耳朵上,“您现在是二级上将呀!这要是传出去,你让我今后还怎么见人?也别说是您了,就是我都不打算亲自去奉天了。咱养那么多情报员是干什么的?他们就是干活的呀。您要亲自去了,那要他们……”

    “行了,你不用再说了!”任来风把手掌一竖打断了新任情报局长的话,“我已经决定了,这件事我非去不可,你可以着手布置了!”这一下愣怔不敢再提反对意见了。没有正式的命令之前俩人怎么商量都行,任来风一旦板起脸下命令,谁敢违抗?反正愣怔是不敢。

    化妆,进城。沈阳,满洲国的时候叫做奉天。任来风外罩马褂、内穿棉袍,头上戴顶深色的窄沿礼帽、鼻子上再架副墨镜,这打扮也说不上到底是账房先生呢,还是私塾的教授。

    冯文英化了个老年妆,头发盘着,插了一根骨头做的发钗、身上穿了一身深灰色带碎花的棉袍。虽然脸看着年轻,但配上这身行头,大老远的一看,那就是一副四五十岁中老年妇女的样子了。

    两个人这种打扮是最常见的装扮。走在奉天大街上,一条街走到头,必然会见到一个打扮相似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