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一世富贵 > 第52章 如和风光(上)

第52章 如和风光(上)

笔趣阁 www.bqg7.com,最快更新一世富贵 !

    一轮红日在天边飘荡,洒下漫天霞光,远处的青山被描上了金边,秀丽中又带着一圣洁。青山下边,无边无际的甘蔗林向远方铺去,像大海一般。

    徐平和石全彬骑着马,在甘蔗林中的路上缓缓前行。

    “这片甘蔗林是今年新种的,季节晚了些,现在才开始收割。”

    指着甘蔗林里忙碌的人,徐平对石全彬低声道。

    石全彬哪里了解这些,他也是出自大户人家,少年就入宫跟在皇帝身边,不知稼穑,听了徐平的话只是连连头。

    虽然身上带着皇上的密令,大多的地方石全彬也就是走马观花地看上一眼,偶尔听上一耳朵,并不会去深入了解。邕州这里却不同,临行前官家也是亲自向他提过的,到底这里是不是跟有的臣僚的那样,一夜之间就爆发起来,成了岭南屈指可数的富庶地方。徐平这位一等进士皇帝也还记着,自己亲自指定的等次,没让太后插手,而且唱名的时候天现瑞光,他还念念不忘那瑞光到底是什么吉兆呢。

    今天一早,石全彬就让徐平带着自己出了门,要好好看看徐平这两年打造的这处地方有什么出奇之处。自己亲眼看过了,回去才能在官家面前得活灵活现,为徐平美言几句,为他以后的仕途铺平道路,也让他记住自己的名字。

    以徐平的出身,只要皇上亲政,躺着也能混个宰执的位置,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还要靠着他提携呢。真正的权臣,哪个没有在宫里的耳目?大事内侍帮不上,道消息却比谁都灵通,今天官家咳嗽了,明天官家兴致好,最近喜欢上了哪个美人,讨厌哪个大臣,对宰执这都是重要的情报。

    当然真正的朝廷大事他们帮不上忙,别内侍,外朝的宰相都不知道皇宫里的内尚书省是个什么情况,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这个机构罢了。

    一路走下去,刚好看见前面黄牛拉着的收割机到地头,石全彬一下兴奋起来,指着道:“这个我见过,云行庄里用这个收稻麦,得利着实不少。近两年开封府里不少地方都用上了,全是你家卖出来的。”

    徐平尴尬地头:“阁长好眼力!”

    这明明跟收稻麦的不一样,收高粱的才是这个样子,这家伙什么眼神。

    见到自己熟悉的东西,石全彬来了兴致,不停地东张西望,口中道:“我怎么云行一到邕州,这里就突然成了大州,还是靠你的灵巧心思。对了,这附近一下种起甘蔗来,是不是因为你制了这些新奇农具?还有哪些,都让我好好看看,回去也好给官家个稀奇!”

    徐平想了好一会,才摇头苦笑:“不瞒阁长,还真没有新奇农具,无非还是我在京城里搞的那些。真正让这里的甘蔗种起来的,是我们脚下的路。”

    “路?”石全彬低头看了看,“你不,我还没想起来。自到了岭南,果然是一进邕州路就有他州不同,平坦得多。不过路跟种甘蔗有什么关系?”

    “一亩地产鲜蔗数千斤,如果只靠人背肩挑,怎么能种得起来?本朝为什么以前蔗糖都是产在浙东川蜀,就是因为那里运起来方便,河流纵横,有多少船也能方便地运走。邕州这里山路崎岖,大多地方连牛车都不通,如果不先修好了路,甘蔗也是种不起来的。”

    “有道理。你在这里修路架桥,泽被后世,这功德又胜过种甘蔗了。”

    没有真正见过,石全彬还是很难想象路的重要,只是随口恭维。

    甘蔗的适榨期并不长,到了收获季节大量鲜蔗集中,没有像样的道路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带在徐平前世直到抗战才有第一条能走车的路,气候条件再好,也只能在那之后才能发展起蔗糖产业来。也就此时没什竞争,徐平可以慢慢榨糖,不然榨糖季是不会拖这么长的。

    走过几里路,到了第一座榨糖场,徐平带石全彬进去参观了一下。

    那一台台牛马带动的榨机,连续密闭的蒸煮系统,是徐平很自豪的设计。可惜石全彬在皇宫里对民生实在陌生,竟然没看出什么门道来,只是随口奉承,让徐平很是失望。

    这一天两人都是山谷左边的路行进,一直穿行在甘蔗林里。石全彬再是不懂,这海一般无边无际的规模还是给了他很大的震撼。本来还想靠自己舌战莲花为徐平美言几句,走完却发现只要如实描述出来就足够惊人了。

    一直到傍晚,才走出了甘蔗的汪洋大海,到了一处寨子外面。

    徐平呼了口气,对石全彬道:“阁长,这一天你也乏了,今晚我们便歇在吴寨吧,明天再折返回去。”

    石全彬了头,却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寨外长龙一般的车队目瞪口呆。

    徐平好奇,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却没发现什么异常。

    石全彬咽了口口水,问徐平:“这,这里怎么这么多车?”

    徐平摸不着头脑,没看出什么不对劲的,只好老实答道:“这是向邕州运糖的车啊,现在正是糖季,运到邕州才好分发到各地方。阁长不知道,三司要的定额就有两百多万斤呢。可不想想,几百万斤的东西要多少车拉。”

    “邕州有这么多马?”

    “这是大理马,花不少钱从大理买来的。邕州这里闷热潮湿,这马用得了养不了,这里马场下的马崽都不能用,每年可是耗费不少。”

    石全彬不由苦笑:“这寨子外面可就有几百匹,云行啊,你也是从中原来的人,中原州县也没有你这里这么大的手笔。”

    徐平想想,貌似还真是这样。自己家的田庄原来就是牧马监,周围谁家有匹马也宝贝得不得了,自己在邕州怎么就突然不当回事了呢。

    想了一会,徐平才对石全彬道:“其实也没什么奇怪。阁长还记得柳河东文中有一句‘黔无驴’吗?邕州这里也是一样,没有驴骡,一切都用牛马,与中原比起来,当然就显得马多了。”

    石全彬只是摇头,可不相信这句话。这里的马与中原一般,都是从外国贩来,肯定便宜不了,马多不是无驴骡,还是因为这里钱多。

    自觉已经把徐平高看了一眼,认为他比一般地方官能赚钱,真正到下边来了解,没想到比自己想的还要夸张得多。

    (年底事多,今天只能更这么多了,明天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