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7.com,最快更新三国之四世三公 !
有许攸如此委婉动听的劝谏,袁绍又哪里还会想着对幽州出兵。只是,不得不说,袁绍果然还是那个尿性,注定是无法改变。
“子远所言甚是!”
袁绍先是夸奖了许攸一番,紧接着话奉一转,谴责到:“然则,承志终究乃是我弟,其欺骗我的行为,我不能不追究,否则,别人会如何看待于我?我这便遣使前往幽州,让承志对此事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至于袁绍如何个不客气法,那就无人可知了。
“诸位,承志之事暂且放到一边,如今朝廷已经下令让我领青州和并州,对于这二州的守将,诸位认为何人可以担任?”
驻守一州,最适合的自然是将领,特别是有帅才的将领。一个州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事,倘若由一个谋士来驻守,又该由何人来抵御敌人?毕竟历史上像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这类能够出谋划策,又能统兵的谋士太少了。纵观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这一段时间之中,也就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三人有如此才能,而姜维若非有诸葛亮的传授,自然也做不到,而且,跟诸葛亮相比,姜维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再看看袁绍麾下,最被袁绍器重的颜良、文丑二人,让他们上阵杀敌那是自然没有问题。只是,让他们驻守一州,进行管理,那问题可就大了。袁绍麾下的每一个谋士,都很清楚,若是把如此责任交给颜良和文丑,那就相当于放弃一个州的治理了。而除了颜良和文丑,接下来排名的也就是张郃和高览了。
张郃的能力毋庸置疑,连诸葛亮都甚为忌惮,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有着五子良将的身份,怎么说。张郃驻守一州都是绰绰有余。至于高览,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多,只是有一点是那是肯定没有疑问的,那就是高览素来都是跟随张郃。与张郃同进退。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高览的能力应该也是不俗的。张郃的能力已经不用说明了,既然如此,张郃不与袁绍麾下最为出名的颜良、文丑二将交好。反而跟高览交好,这难道没有问题吗?真想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览的能力不弱,张郃才会与之交好。历史上张郃是被诸葛亮设计害死的,而对于高览的生死,似乎并无记载。在演义里,高览在征讨汝南刘辟的时候,被赵云一枪刺死,这显然就有些不合理了。毕竟高览能够和许褚、徐晃战的不分胜负,而且。在长坂坡之时,高览还有过与张飞的战斗。征讨汝南刘辟乃是在长坂坡之前,显然演义里的这段记载是不符合历史的。
张郃和高览的能力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惜,袁绍并不是很了解,或者说,张郃和高览二人根本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且,对于张郃和高览的个人品行,也是褒贬不一。其根源还在于,张郃和高览二人临阵投敌。这便成了他们二人难以洗刷的污点。
官渡之战时,乌巢被曹操突袭,袁绍派张郃和高览前去救援;而郭图因为献计失败,便想要诬陷二人。于是跑到张郃和高览面前说。因为二人救援不及,导致乌巢粮草被毁,袁绍要砍他们二人的脑袋;另一边,郭图又跟袁绍说张郃和高览未能完成任务,畏惧之下想要投靠曹操。于是乎,袁绍就派亲信士兵去查证。张郃和高览看到袁术派亲信士兵前来,还以为是要来抓他们的,立马就跑到曹操麾下投效。
这整个过程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存在了很多的疑问。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郭图曾经反驳了张郃的计策,张郃不是傻子,难道看不出郭图对他的敌意?而这个时候,郭图却又跑出来跟他说袁绍准备砍他的脑袋,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况且,倘若心中坦荡,跟袁绍当面对质,所有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可是,张郃和高览偏偏没有想过解释,而是直接干脆的就跑到曹操麾下去效力,很显而易见的,张郃和高览其实早就有投靠曹操的想法,如今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或许,张郃、高览二人投效曹操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因为记载这历史的乃是魏的史官,将张郃和高览美化了一番,才变得如此艰难曲折。
而至于张郃和高览为何有投效曹操的心思,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得不到重用。
颜良和文丑这个名字最早出现是在虎牢关讨董之时,当时华雄拦路,诸侯麾下将领无人能挡,袁绍感慨一句倘若颜良和文丑在此,何至于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袁绍对颜良和文丑的看重。其后,但有战事,颜良和文丑基本都陪伴在袁绍的左右,至于张郃和高览,却鲜有说明。是个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气,更何况张郃和高览,他们也想建功立业,封侯拜相,若是一直得不到重用,又谈何实现理想,因此,在袁绍麾下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张郃和高览二人投到曹操麾下了。
袁绍对张郃的不看重,最后可以追溯到乌巢的问题上。
当时,曹操已经袭击乌巢了,袁绍却还在犹豫是否要派兵支援乌巢。于是,张郃劝说:“曹操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於琼等人。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大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
结果,郭图立马就反驳道:“张郃所言并非良策,如今曹操率军突袭乌巢,其军营之内无人统帅,主公若将曹操大营拿下,必可解去淳于琼的危机。”
于是,袁绍最后听从了郭图的建议,最后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曹操的大营没有拿下,乌巢也没有得到支援,最后乌巢粮草被烧,官渡之战以袁绍的失败为结束。最后,袁绍病死,几个儿子也因为争权夺利,把袁绍辛苦建立的家业也都送了出去。且说张郃去投靠曹操,曹操当时说了一句“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由此可见。曹操对张郃的看重。
其后,到了曹操麾下,张郃的才能也算是得到了施展之地。
张郃先是跟随曹操攻打邺城,占领了邺城。其后又跟随曹操到渤海攻打袁谭。他单独率军包围了雍奴,击溃了袁军。随同曹操征讨柳城的时候,张郃和张辽担任先锋,张郃因为屡立战功升任平狄将军。张郃还领兵征讨东莱郡,讨伐管承。还和张辽等人一起讨伐陈兰、梅成等人,大获全胜。张郃跟随曹操到渭南,击溃了马超、韩遂等,又包围了安定,杨秋投降。张郃、夏侯渊一起征讨盘踞在鄜城的贼寇梁兴和武都一代的氐族叛军,再次击败了马超的部队,平定了宋建统治的地区。
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张鲁,抵达陈仓,准备从武都郡进入氐族部落;氐族人挡住道路。曹操派张郃统帅大军讨伐梁兴和氐族首领窦茂所部。不久从散关入汉中,派张郃率五千步兵在前开道,一直到阳平。张鲁投降,曹操回军,留张郃与夏侯渊、徐晃等守汉中,以拒刘备。同年,张郃别督诸军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刘备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抗击张郃。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张飞率精兵万余人从小道进攻张郃,由于山道狭窄,首尾不能相救,张郃大败。仅带十余人弃马爬山逃跑,之后收拢败兵,撤回南郑。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郃。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对抗。刘备不能攻克张郃,写信要求益州拨发援兵。诸葛亮一时迟疑不缺,从事杨洪劝道:“汉中是益州门户,没有汉中就没有益州,还迟疑什么?”诸葛亮恍然大悟,立刻发兵增援。
其后,刘备退走马谷,放火烧营,夏侯渊知张郃兵少,调部分兵力来增援,并救火,途中遇上刘备军,被蜀军所杀。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郭淮见状,便说:“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刘备也忌惮他。现在形势紧迫,只有张将军才能安定军心。”于是众人推举张郃出任主帅,指挥士兵,布置营寨,军心安定。不久,曹操遣使令张郃假节。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见魏军在汉水以北列阵相迎,刘备于是放弃渡河,隔水相持。曹操亲自进攻汉中,不能取胜,于是撤出汉中的部队,令张郃屯兵于陈仓。
太和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大举北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诸葛亮。当时朝臣未知计所出,曹叡自信地说:“诸葛亮恃险固守,不易进攻。现在他自动来了,正符合引出敌人的战术。打败诸葛亮是一定的了。”
于是曹叡给张郃加官特进,让他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阻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马谡依傍险要的南山扎寨,没有下山占据城池。张郃断绝了他取水的道路,然後发起进攻,大败马谡。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反叛魏国响应诸葛亮,张郃领兵平定了这几处地方。曹叡下诏说:“贼寇诸葛亮率领巴、蜀的乌合之众,遇上了猛虎一样的我军将士。将军您披肩甲、执利器,攻无不克,朕要嘉奖你的大功,增加你的食邑一千户,连同一千的赏赐共计四千三百户。”
当时司马懿在荆州治理水军,打算沿著沔水进入长江讨伐东吴,曹叡下诏命令张郃统帅关中的部队接受司马懿的指挥。张郃到达荆州时,正赶上冬季水浅,大船不能行进,于是回师方城驻扎。太和三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曹叡派驿马召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曹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在曹魏势力的发家史就犹如火箭升空般的上窜,令人惊叹不已。虽然张郃最后中计身亡,但是,他至少也光辉耀眼过,已经足够了。而反观跟随张郃一起投效的高览,最终却是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虽然似高览这等人很多,却也还是令人觉得惋惜。
且说袁绍让众人推荐驻守并州和青州的大将,袁绍麾下的一干谋士和武将却是默然无语,无人站出来推荐。
主要原因还在于如今的张郃和高览的能力还未得到认可,否则,自然是有人推荐他们二人,至少田丰是不会有任何的私心。奈何,虽然张郃此前在幽州战事的时候露了一把脸,可惜却并不是很耀眼,故此,张郃依然还未发光。
除了张郃和高览之外,袁绍麾下的将领除了颜良和文丑武力高超之外,其余的似乎都是一些当地有些名气,有点武力,却无多少才能的将领。看袁绍招收的将领,也不难预测,袁绍在官渡之战败北,还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其他谋士,在袁绍麾下向来是一副牛气冲天的模样,跟袁绍麾下的将领没几个交好的,如今自然没什么人选推荐。因此,只能大眼瞪小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袁绍眉头蹙起,最后烦闷的说道:“既然诸位没有人选,那便让显奕领青州刺史;元才领并州刺史,若是没什么事,且散去吧!”
袁绍任命的自然是他的二儿子袁熙和外甥高干,原本历史上袁谭是青州刺史,袁熙幽州刺史,高干并州刺史。只不过,如今袁谭被袁常给下令打残了,而幽州也在袁常手中,刚好少了一州,也没有袁谭的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