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定秦曲 > 第二二八章 剑法

第二二八章 剑法

笔趣阁 www.bqg7.com,最快更新定秦曲 !

    驭勇的实力在这几天提升得很快,据说就算是樊哙不使用全力来跟驭勇切磋,都说不定会被驭勇击败。

    要知道一点,那就是樊哙不仅仅是原来刘邦麾下的第一高手,更加是眼下大秦帝国军方当中,有数的强者。

    这不是说樊哙的实力退步了,而是相对于刘邦的情况而言,大秦帝国眼下的顶级高手的数量,可不是刘邦或者是项羽所能够对比的。

    但是有一点让张嘉师觉得很可惜的是,驭勇的实力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有一点是不可能改变的。那就是驭勇的实力主要来源于他天生的蛮力以及修炼的一套刚猛为主的内劲法门。

    这也说明了驭勇的武器更多的只能是重型兵器而不可能是长剑之类的轻巧兵器。

    哪怕是古代的青铜大剑,驭勇都很容易会因为用力过猛而导致剑身折断。这一点对于高手作战而言,毫无疑问就是一个很致命的缺陷。

    张嘉师希望自己的剑术能够有一个资质不错的传承者。但是驭勇很明显不是这个范畴当中。而且就算是眼下的大秦帝国,也没有主要走刚猛路线的剑术。

    ……

    剑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为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风。自古,行侠者佩剑而行,文雅高尚者佩剑,将军统帅佩剑,由此可见剑是武术文化的精髓,是衡量功夫境界高深的尺码。

    剑是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两面有刃的短兵械。剑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器之一,誉称为“百兵之君”。剑在古时,是作战的武器,有剑锋和两刃,使用起来逢坚避刀,不硬撞、强击。练起来“剑如游龙”。带有几分文气、优美。其用法有刺、劈、挂、点、崩、云、抹、穿、压等,在剑法的基础配以剑指,加以各种步法、步型、跳跃、平衡、旋转等动作构成了剑术的套路。

    而剑法,则是用剑最佳的方法。使用剑,不仅仅要把剑当做一种武器,还要把剑,当做一种战斗方法。这,是用剑的奥义,更是了解和运用剑术,所不能不知道的道理。

    剑的击法有;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等。

    剑术的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有“剑走美式”、“剑如飞风”之说。剑术根据练法又分为行剑、势剑、双手剑、长穗剑、双剑、反手剑等。

    剑术套路繁多,后世常见的剑术有:自选剑术、青萍剑、武当剑、三才剑、三合剑、云龙剑、八卦剑、太极剑、螳螂剑、通臂剑、醉剑、宣化剑、七十三剑、龙形剑、奇门十三剑、白虹剑、纯阳剑、七星剑等。

    在作为武术体系的发展上,武当、少林是中华武术的两大门宗,武当剑是武当功夫的代表。武当剑为轻兵器之类,其法以钩、挂、点、挑、剌、撩、劈、为主,练习时要求剑随身走,以身带剑,应用时要做到剑与身合,身与气合,气与神合。

    武当剑派剑法种类甚多,武当山主要以:太极剑、太乙玄门剑、九宫八卦剑、八仙剑、玄功剑、龙华剑等为主。

    太乙玄门剑是武当太乙门剑法,其剑法特点是快慢相兼,刚柔相含,练习时要求剑随身走,以身带剑,神形之中要做到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亦需要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此剑法,行如蛟龙出水,静若灵猫捕鼠,运动之中,手分阴阳,身藏八卦,步踏九宫,内合其气,外合其形,是武当剑中的佼佼者,自古为武当山的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明代常熟石电字敬严,得耿橘之传,以授太仓陆世仪、通威陈瑚。俞大猷曾经李良钦学击荆楚长剑。至清季,则有山东王耀臣以专门剑法名家,授之四川吴玉笙。玉笙授宋仔凤,宋氏著《剑法真传》行世。就予所见,当代专以剑法著称者有李景林,其师为陈世钧,说者称其能臻神化。太极腰,八卦步,实为别开生面之剑法。又孙福全所著有《八卦剑》;赵连和所传有达摩剑、绨袍剑;马金标所传有纯阳剑;张景福所传有盘龙剑。

    而后世的轻巧剑术当中,比较实用的有十四种套路:

    1刺剑: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臂与剑成一直线。剑刃朝上下为立剑,剑刃朝左右为平剑。

    2劈剑:立剑,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剑身,臂与剑成一直线。抡劈剑沿身体右或左侧绕一立圆;后抡劈剑要与身体后转协调一致。

    3挂剑:立剑,剑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为挂,力达剑身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抡挂贴身立圆挂一周。

    4撩剑:立剑,由下向前上方为撩,力达剑身前部,正撩剑前臂外旋,手心朝上,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剑前臂内旋,余同正撩。

    5云剑:平剑,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上云剑在头顶由前向左后绕环,要仰头;左(右)云剑在头前上方向左后(右后)绕环,头向左肩侧倒。

    6架剑:立剑,横向上为架,剑高过头,力达剑身,手心朝里或朝外。

    7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向前下为点,力达剑尖,臂伸直。

    8崩剑:立剑,沉腕使剑尖猛向前上为崩,力达剑尖,臂伸直,剑尖高不过头。

    9截剑:剑身斜向上或斜向下为截,力达剑身前部。上截剑斜向上;下截剑斜向下;后截剑斜向右后下方,臂与剑成一直线。

    10抱剑:右手抱剑于胸前,剑尖朝右为横抱剑;剑尖朝上为立抱剑;剑尖朝前为平抱剑。

    11穿剑:平剑,剑尖经胸腹间弧形向前为平穿剑,力达剑尖,剑身不得触及身体;前臂内旋,立剑剑尖由前向后转动而出为后穿剑,力达剑尖,高不过膝,低不触地;抡穿剑剑尖向后、向左随转体贴身立圆绕环一周。

    (12)斩剑:平剑向左(右)横出,高度在头与肩之间为斩,力达剑身,臂伸直。

    (13)剪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力达剑尖。

    (14)撩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力达剑尖。

    张嘉师的剑术,主要也是从这十四种剑术当中整合出来的剑法,当然,这些剑术招式本身并不是一种套路,而是实用的技巧之一。

    而在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前,张嘉师更加倾向以力为主的劈砍挑刺的剑法技巧,而将一些更花哨以及倾向灵活性的招式抛弃。

    这一点主要还是因为剑身长度以及重量问题,让张嘉师很清楚明白到一点,那就是他所使用的这些名剑,还真的不好走轻巧灵活的路线。

    ……

    而除了中国剑术之外,世界的剑术主要还有三个体系:短柄格斗剑术,日本剑术,西洋击剑术。

    而在后世的东方大陆,除了中国剑术之外,最为著名的还有日本剑术。

    日本剑术所使用的刀器一般称为日本刀,中国又称倭刀,其刀身狭长微弯,单刃柄较长,劈斩突刺俱宜,实际上是刀剑合一的产物。常用的日本刀形制有大、小之分(长、短),大刀又分太刀(刀身弧度较大),打刀(刀身较直)两种,小刀称之为胁差(又称胁插,刀身长度只有正常日本大太刀、打刀的三分之二左右,故也有称其为小太刀的。古代日本武士一般都身佩两刀,即一大一小两柄日本刀)。

    日本古武道的剑术流派极多,古流号称有两百至三百余派,主要有柳生新阴流剑术、小野一刀流剑术、北辰一刀流剑术、马庭念流剑术、鹿岛新当流剑术、东军流剑术、真影流剑术、直心影流剑术、神道流剑术、神道无念流剑术、当流剑术、示现流剑术、心形刀流剑术、柳刚流剑术、铁人实手流剑术、中条流平法、天流兵法剑术、神传流击剑等。

    日本武士必须常年佩刀,刀不离身,故在所有的古武术门类中,剑术是武士必须掌握、流传也最为普及的武艺技法之一。剑术在古时又称剑法、击剑、平法、兵法、小兵法、刀法、太刀打等。明治以后始称剑道。日本古流剑术包括使用太刀佩带时刀刃向下、打刀佩带时刀刃向上、小太刀等武器的技术。

    其内容有使用一刀(单刀)的太刀术、小太刀术;使用长、短二刀(即同时使用大、小太刀的双刀术,日本古流剑术中双刀技法都被称之为“二刀流”,流派有宫本武藏的二天一流)的正二刀术右手拿大太刀,左手拿小太刀、逆二刀术右手拿小太刀,左手拿大太刀,双手都持大太刀的二刀术如琉球王家秘传武术本部御殿手、大东流合气武术等及小太刀二刀术如天道流、柳生心眼流等等各种各样的剑术技法。其中包含刺眼、撩阴和斩击对手颈动脉等危险的招数,平常主要以形套路的练习为主。

    而日本剑术在张嘉师所在的后世,事实上已经走向没落。这一点主要还是因为废刀令的出现。

    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征兵令”,对兵役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3年义务兵役制,全民皆兵,每一个人都成了武士。改革使武士们一下子失去了工作。对不工作的人,政府自然就没有必要再发给薪俸了。这就是“秩禄处分”,秩禄是俸禄,处分是去除。

    废刀令,1871年明治政府继1870年禁止一般人带刀之后,又公布武士禁止带刀。刀,对于武士来说是一种象征,一种荣誉,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了荣誉可以战死,可以自杀,现在连刀都不让带了,怎么战死,怎么自杀呢?

    工作没有了,自杀又找不到工具,武士们的愤懑(音men四声)达到极点。1874年2月4日佐贺地区士族发生叛乱,史称“佐贺之乱”。1876年10月24日熊本地区士族发生叛乱,史称“神风连之乱”。1876年10月27日福冈秋月地区士族发生叛乱,史称“秋月之乱”。1876年10月28日山口地区士族发生叛乱,史称“之乱”。一连串的士族叛乱,最终导致日本历史最大的一次内战,西南战争。

    而除了废刀令之外,张嘉师在穿越之前了解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对日本刀有一些误解:

    误会一:中国大刀专克武士刀。

    其实这一认识很诡异。先不说这种认识是谁、靠什么途径传达给我们的,但是在相当范围内无疑是成功的!

    “大刀砍鬼子的三八大盖像劈柴”,还有“会用刀的小鬼子出刀快、不要命,必须躲过第一刀”等等这明显的指出了即使是大刀兵,都不会轻视使用日本刀的日本兵。

    误会二:武士刀容易被劈断。

    大刀相对来说其实更脆……很多人觉得武士刀硬度高所以脆,其实不论是夹钢的“四方咭”,还是包钢的“卷合”“五枚合”,都是软中带硬、刚柔相济的。人站在身上将刀身压成40°都不会崩断,柔韧度和双手剑的最高杰作“汉剑”不相上下。

    武士刀硬,是将“好钢用在了刀口上”武士刀的刀锋和刀刃用的是一条叫“刃金”的最上等的“美隆传”玉钢锻造而成(夹钢造),切金断玉如剁泥沙,有“刃金之谜”的说法。

    误会三:日本刀第二刀出刀慢:

    确实会以“急速”斩出第二刀、第三刀的剑客不多,不过并不是没有。战争中,要求训练很多剑客,所以不太要求质量是“量产型”;现实中,各门派都有能迅速、连续出刀的高手都是由师傅精心雕琢出来的“定制型”。

    这一个情况说明了在一些高手的手上,日本刀的劈砍速度是非常快的。

    误会四:拔刀斩人术的原理:

    “居合道”和“拔刀术”并不能全部画等号“居合道”沾“道”字,在日本只要沾“道”就会偏向于“艺术”“礼节”和“文化”,所以居合道剑客练的不是剑术,而是文化。

    很多人认为“居合斩拔刀术”第一刀出刀迅猛、威力大,是因为拔刀时利用了刀身和刀鞘的弧度+刀身与刀鞘内壁的摩擦力其实真那样拔刀,只会割伤手指、划破刀鞘内壁,最后还会擦伤刀身拔刀(也称:取刀),要让刀身空立、刀背顺着刀鞘滑出来。有的武士习惯用大拇指先顶出一截刀身,就是为了确定刀身是否被刀鞘卡住。

    “拔刀术”之所以“快”,是因为一般流派出刀,都是“拔刀”摆出“起手架势”再“出刀斩人”。“拔刀术”则是“拔刀”后直接单手“出刀斩人”单手刀一般被认为不是剑术,但做古流剑术中的“非主流”除了“拔刀术”“二刀流”“短刀术”等一些特别的剑术除外,其余的单手“挥刀”是不被认可的!

    从这些情况来看,张靖武也很清楚日本刀的实际战斗力并不是很差,若非是因为材质不过关,使用灌铁水制作的日本刀确实是很容易折断,张嘉师也会组建起一支使用日本刀的剑手部队作为护卫。